2020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记录

作者:顾术实 时间:2020-09-18 点击数:

广东省空天通信与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

会议主题

评审开放基金及听取实验室主任报告

会议时间

2020.09.15下午

会议地点

线上

参会人员

张钦宇、吴绍华、杨志华、张霆廷、焦健、朱旭、郑福春、高林、王同、于全、唐小虎、郭庆、梁宗闯、张平、顾学迈、沙学军、李卓明、梅林、顾术实

会议主持

杨志华

记录人

顾术实

会议内容

一、会议评审了本年度开放基金项目

学术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以下开放基金项目:

1、项目名称:基于编码缓存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传输技术研究

合作高校:中山大学

项目负责人:张金钡

外拨经费:5万元

2、项目名称:多无人机自组织网络智能控制与业务承载关键技术研究

合作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项目负责人:石硕

外拨经费:5万元

3、项目名称:面向空天宽带网络的高动态路由技术

合作高校:深圳市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负责人:吴伟强

外拨经费:5万元

4、项目名称:空地物联网的稀疏数据汇集机制研究

合作高校:肇庆学院

项目负责人:李云鹤

外拨经费:5万元

5、项目名称:面向智能反射环境的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波束管理研究

合作高校:华南理工大学

项目负责人:唐杰

外拨经费:5万元

6、项目名称:基于MEC的高时效高QoS保障的星地数据传输研究

合作高校:南京大学

项目负责人:李文峰

外拨经费:5万元

学术委员会认为开放基金项目的研究旨在促进学术交流,支持相关领域前瞻性研究,各项目负责人应该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资金和科研条件,针对各相关领域前沿问题开展研究突破。

二、会议听取了实验室主任张钦宇的汇报

张钦宇介绍了实验室建设开始以来的工作,表示一年多以来实验室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开展了场地布置、设备采购等活动,并推动了各研究方向的研究工作。张钦宇具体介绍了各研究方向所取得的成果,总结并汇报了论文、专利发表情况和项目获批情况。最后阐述了对实验室下一步工作的规划。

本阶段研究工作中,在网络体系结构与统一承载方向,基于针对不同段空天信道特征建立面向任务需求的链路模型,尤其对星地Ka频段时变信道进行信道建模与估计方法,并设计空间信息网络的上下行中继传输机制与天线选择算法,对空间通信环境下的星座规划进行设计与优化。并对网络DTN协议开展了优化工作。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研究卫星与多终端下行通信功率域NOMA传输机制的联合资源分配策略。针对空间通信业务的高可靠、容时延业务,提出多时隙导频分配的随机接入协议。在高效传输理论与技术方面,面向空间探测的低时延、高可靠关键数据业务,通过有限反馈链路获得的部分信道状态信息进行无速率编码,设计一种有限长模拟喷泉码(AFC)编码传输机制。面向未来空天组网通信需求,构造了极化码-稀疏码分多址联合接入机制和相应的联合信道估计与迭代译码方案。在系统协同与智能重构方面,探索了SDN在空天通信中的应用模式和架构方法,并对自建空天通信网络仿真系统进行了初步探索,初步完成了各分系统的架构研究和资源池化。进一步优化设计最大距离可分码、再生码、局部可修复码、无速率码等容错编码存储方案的码字结构,并联合多点协作推导了数据修复带宽与存储容量的折中性能界曲线,实现了异构非对称链路条件的卫星在轨数据修复。在网络安全方面,面向空天环境恶劣、系统突发性中断、节点损毁造成分布式卫星网络中的数据丢失问题,设计具有强容错性的分布式网络编码数据存储策略。研究了不同种类业务在空天机会式网络下的传输路由策略问题。针对延迟敏感度和可靠性敏感度等指标,给出了两种敏感度与链路稳定性函数权值的映射关系,用于对不同业务类型的节点转发。以上共发表学术论文4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6项。

另外实验室成员共申请获批国家级课题6项,分别为成员高林主持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维边缘网络资源协同优化与运营”、成员陈梓浩主持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晶圆级扇出式封装技术的毫米波封装天线的研究”,成员张钦宇主持申请的国家军委科技委基础计划加强重点基础研究项目“XXXX理论与仿真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制项目“深空通信信道仿真模拟器的研制”,成员谷延锋主持申请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项目“高光谱遥感图像处理”,成员焦健主持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空间物联网的信息时效与大规模接入技术研究”。

以上成果均达到预期阶段性目标。下一步,实验室将在随机接入协议,空天组网极化码译码方案,卫星在轨数据修复和空天机会路由方面继续开展研究。

学术委员会成员听取了张钦宇的汇报,高度评价了各位研究和工作人员克服校园封闭和仪器禁运的实际困难,不打折扣地完成了实验室建设和科研任务,对张钦宇主任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肯定。学术委员会指出,实验室未来要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与相关领域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广泛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